时间:2022-09-22 18:01:08 | 浏览:2049
封面新闻记者 董兴生 王攀 摄影报道
这些日子,杨洪军每天都领着工人给青花椒剪枝、喷药、施肥。6年耕耘,看着现在6000亩的青花椒种植园,他感慨万千:当年顶住压力,克服困难,终于有了回报,也带动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回家乡搞产业
顶住压力种青花椒
杨洪军是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人,2012年初,在外从事建筑装修行业的他和两个合伙人回到家乡,“想为家乡做点啥”。
“我们请来专家化验土壤、监测气候,也去了不少地方考察,最后决定结合丘陵地形种青花椒。”杨洪军说,当时他计划先期投入300万元,流转顺河村1500亩荒山荒坡。
但杨洪军的计划起初遭到部分村民反对。“甚至有人举报我们砍了原始森林。”其实,他流转的土地,都是长满野草和灌木丛的荒山。
顺河村支部书记贾兴泉当时为说动村民,多次召集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开会,最后终于说通大家。杨洪军说,当第一批青花椒种完,投入的资金已达700多万元,“严重超支”。
保障村民收益
土地入股固定分红
杨洪军告诉记者,2012年第一批1500亩青花椒种完后,此后又分两次流转了4500亩土地。目前,整个合作社青花椒种植面积达6000亩,到2019年,将全部挂果。
“专业合作社是2014年9月成立的。”杨洪军说,当地政府看到项目带动性好,鼓励他带动村民一起种。如今,合作社已有232户村民。
杨洪军采取“土地入股,固定分红”的模式,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他,他以土地承包费+固定分红,每年按时支付给村民。
带动大家致富
收获季雇几百村民
从2014年起,每到花椒收获季节,杨洪军都要雇佣几百名村民采摘花椒。2018年,基地收获了1200吨鲜花椒,最多时雇用了500名村民。
村里贫困户黄崇术今年77岁,他和老伴上山摘了一个月花椒。“摘一斤一块钱,我和老伴一天能摘200斤,就是200元。”黄大爷说,一季下来,老两口收入6000元。不仅如此,他家每年还有一亩多地的分红收入。
2016年,杨洪军建起了花椒加工厂,目前他正在申请商标,打造自己的青花椒品牌。“只有把产业做大,才能带动更多人致富。”他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2月3日上午,坡头区举行村(社区)新一届书记(主任)任职专题培训会议,坡头区委书记谢伍为新上任的7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开讲“村官”履职第一课。坡头区委书记谢伍为新一届“村官”上履职第一课 陆浩鹏 摄1月28日,坡头区在全市率先高
襄州区乡村名录程河镇埠口社区曹河村常庄村陈湾村陈庄村程河社区崔营村代岗村邓岗村华楼村李坡村六房村南元村七房村乔庄村三房村上王庄村石台寺村宋庄村苏坡村孙岗村王营村西刘村小吕庄村谢营村张寨村张庄村赵坡村赵营村东津镇茶场村陈坡村淳河村崔胡村打伙村
鸟瞰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堰头垸村“第一网红”周红英(左)和村干部黄志文直播带货。阎家河镇古城村村民在“共同缔造”修建的莲心桥上纳凉。黄土岗镇桐枧冲村茯苓窝,古村落重焕生机,年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7月25日傍晚,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召开塆组
农村新报讯(记者吕博林、通讯员耿文辉、黄雅琪)武穴市梅川镇张牌村有两棵古樟,有300多年的树龄,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它们为“公樟”和“婆樟”。“公樟”在塆前高坡上耸立,像威严的父亲保护着村中的村民,婆樟长在塆子里,像慈祥的母亲庇护着村中子孙后
2月10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河滨街道杜庄村顺坝路附近的河道旁,几名钓友停好单车,坐在青草坡上,开始了一天的垂钓。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恶臭难闻的污水河。这条长达11千米的河道沿线有村庄10余个,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水清清的河道及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戴蕾 通讯员 程荣东春风送暖,安陆市烟店镇五言陆色景区,吸引不少人前来赏花游玩。安陆市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借力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景区化、设计景观化、建设景点化,实现全市313
李庆洪《百年之光》主题展海报2021年是建党百年大庆,作为《百年之光——党领导中国(淄博)工业百年主题展》专家组成员,为展览提供了周村解放初期缫丝业恢复生产的资料和文字,使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较完整地呈现出来。近日读陈文华著《解放区概况》一书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诗昂 文 朱哲 摄影)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原龙子湖“全国双创活动周”于2015年开办,主会场先后落地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
潍坊市潍城区把县乡道路建设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全面规划、全域推动,实现了与干线公路网互联互通,打通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快捷通道,带动沿线村镇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经过3个月的施工,2019年底,潍城赵
【“同步课堂”:明年覆盖青岛乡村学校】同步课堂让不同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市统一建设740间同步课堂教室,其中农村学校同步课堂教室数量占比80%左右,拥有同步课堂教室的学校总数量占全市学校的70%左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