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2:15:22 | 浏览:1683
6月15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2019-2021年度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省级技术评估结果的通知》。旌阳区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区技术评估,成功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区。
近年来,旌阳区全面落实“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构建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通过政府统筹、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多领域资源共享,有效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大力倡导健康优先、健康先行理念,健康促进深入人心,健康环境宜居宜业,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三方联动,激活健康促进细胞
区级部门联动,提质健康综合实力。卫健、教育、住建、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建成示范学校、特色学校 56所,智能监管全区2123家餐饮服务单位,提升改造60座垃圾收集房,新建260个垃圾分类亭,排查散乱污企业332户,关闭取缔107户,整改提升225户,划定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2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94%。
社会单位联动,争创全民健康标准。充分发挥重点场所健康示范和辐射作用,持续增进健康引领。全区45个社区(村)达到健康社区(村)标准,达标率为31.03%;13家公立医院达到健康促进医院标准,达标率100%;27所学校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达标率72.97%;24家机关事业单位达到健康促进机关标准;3家工业企业达到健康促进企业标准。开展首届健康家庭评比活动,200余户家庭参加评比,评选出130户健康家庭,其中50户家庭被评为星级家庭。
健康项目联动,提升群众健康体验感。综合开展大型健康教育项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形成乐观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两年来,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暨“百城千乡”系列赛事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场,三下乡、四进社区、燃情夏夜•炫动旌阳等群众文化活动31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知识讲座1000余场,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联合部门开展以“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主题的健康徒步达人有奖活动,中奖14840人次。
三点发力,创优健康城市环境
制“策”,健康标准得到新规范。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印发《旌阳区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培训会、健康促进区工作成员单位座谈会,共梳理、补充、修订或新制定涉及我区多个部门,如卫健、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医疗保障、文化旅游体育、商务、应急管理、教育、市场监管等关于促进各类人群健康和健康促进环境建设的公共政策80余条,为全区人民的健康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实“建”,健康平台迈上新台阶。建健身场所,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和村民集中居住区均有健身场地与设施;建生态绿地公园,金螺湾公园、南公园、北公园、东湖山公园生态绿地面积达到240余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5平方米;建标准化体育场地,全区标准化体育场地共2295个,人均公共体育活动面积达1.88平方米;建健康步道,进行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创建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已建成4条健康步道,形成健康、安全、愉快的自然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抓“改”,城市环境实现新提升。提质农贸市场,投资1.504亿元完成城区14个农贸市场改造,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服务,改善环境风貌;创建无烟环境,医疗机构和学校实施全面禁烟,全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初步实现全面禁烟,命名无烟单位125家;深化垃圾分类,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3%;做实水质管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小区直饮水的水质检测指标达到标准;综合环境治理,2020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5天,优良率为80.6%。
三大载体,推动健康融入群众生活
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开展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日、预防接种日、结核病防治周等健康主题日活动30余次,宣传受益20万余人次;设计制作健康促进活动的宣传手册10万余册、发放健康纸巾盒8万个;围绕科学就医、健康素养等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举办100余场巡讲,受众3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
开展健康文化传播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区工作理念、公共政策以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多次开展媒体培训和交流,在区电视台播放“预防艾滋病”“疫情防控”“预防流感”“吸烟有害健康”等健康公益广告,开设《健康全接触》栏目,在“旌阳疾控”“阳光传媒”“旌阳电台”“爱旌阳APP”等新媒体平台,不断传播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开展健康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健康促进区评估人群健康调查工作,对664人完成基线调查,明确掌握我区主要健康问题和重点干预领域。我区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由基线调查时的15.6%上升到30.4%,提高14.8个百分点;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的素养比例分别由基线调查时的21.9%、17.4%、36.4%提高到59.5%、50.3%和48.6%;成人吸烟率从基线调查时的15.1%下降到11.9%;肥胖率由基线调查时的11.7%下降到10.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1%,全区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等级以上学生占96.31%,其中小学达标率98.42%、初中93.39%、高中93.67%。
来源:新华网2018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规律作息,健康睡眠”。今天上午8:30—10:00,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联合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专家义诊咨询活动,解答有关睡眠方面的各种问题。中国居民睡眠状况不容乐
↑3月20日,游客在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参加露天睡眠体验行为艺术活动。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重庆涪陵区美心红酒小镇景区邀请游客参加露天睡眠体验、森林吊床睡眠体验、索道睡眠屋体验等睡眠行为艺术活动,宣传和普及健康的睡眠方式,鼓励大家放下电子设备
睡眠日之前 深度解读“健康睡眠 益智护脑”日前,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今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即“健康睡眠 益智护脑”。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教授表示,睡眠是人的基本生命活动,良好睡眠能促进大脑发育生长,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体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中老年人睡眠与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那么对于中老年群体,最佳睡眠时长是多少?睡眠与他们的心理健康、认知能力有怎样的关系?这些关系背后的遗传与神经机制是什么?日前,复旦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发布2018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规律作息 健康睡眠”。 主办方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今天发布了今年的中国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并将围绕这一主题
人民日报【现象】国际知名的《科学》杂志近期刊文,披露了一项关于人类睡眠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当人类睡着后,血液会周期性地流出大脑,脑脊液随即进入,对大脑里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副产品进行清除。这样的过程在睡着后才能实现,因为在人醒着的时候,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一种在生命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并与清醒时期不断交替的状态与心理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人的健康、生活、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睡眠的作用有哪些?怎样的睡眠才是健康睡眠呢?睡眠的作用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2、
虽然说睡觉是在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到睡眠质量,本文就来认识一下有哪些常见睡觉坏习惯, 同时为大家介绍一下睡眠质量高的一种症状表现。常见的睡觉坏习惯1.吃晚饭就睡觉在吃过饭之后身体的血液被调动到胃部进行消化
海报制作:新华社记者 方金洋新华社天津3月21日电(记者刘惟真、白佳丽)晚上十点半,天津荣钢先行者俱乐部的运动员宿舍灯光渐熄。伴着窗外的月光,男篮球员们渐渐入梦,俱乐部队医张凯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对于长年负责球员伤病管理与康复工作的张凯来说
什么是健康睡眠?据说现在全国有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多数人靠吃药维持。我们经常会看到关于睡眠的理论,如婴儿应该一天睡几个小时,青年人不少于几个小时,中年人睡几个小时,老年人睡几个小时等,如果睡不了,就会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