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2:03:41 | 浏览:647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 (记者 钟正有)为深入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德阳市旌阳区充分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突出党建引领。一是区级抓面。旌阳区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印发《旌阳区贯彻落实<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责任分工方案》,设立由区委直接领导的正科级机构区乡村振兴中心,负责政策研究、统筹协调、项目督导,2022年整合5.19亿元资金,推动220个项目开工建设。二是镇级抓片。成立3个镇级片区联合党委,8名县级领导任片区联合党委书记、副书记,建立“一定四有”运行机制,并预算工作经费,切实加强规划实施和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三是村级抓点。成立13个村级片区党委,由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任书记,驻镇(街道)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任委员,实现“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初步形成旌韵高槐、旌秀桂花、红光印象、青甜扬嘉等特色村落。
突出改革先行。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区委统筹制定《旌阳区“三变”改革“五社”实践实施方案》《旌阳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创新,走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先后在26个村、3个镇进行试点,2021年26个试点村经营性净资产由2019年末的8400万元增至1.7亿元,村平均集体经济总收入由24万元增至38万元,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2个。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选派78名党员干部担任改革工作队队员,推动26个试点村的党组织书记全部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3个试点镇同步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全覆盖指导五大合作社。三是加强统筹协调。统筹用好各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整合1.3亿元精准投向“五社”,将5.8亿元区属国有资产按程序委托“五社”管护、经营和收益,对财政单项投资100万元以下村民自建项目,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程序申报实施。
突出人才支撑。一是引导专业人才下乡。向乡村振兴重点村全覆盖选派6名第一书记和12名驻村工作队员。用好省、市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组织20余名科技特派员到村开展科技服务。鼓励专业人才带科研成果、带技术项目、带资源资金服务“三农”,引进北京袈蓝乡村规划师曹荣平团队,编制全区乡村振兴规划、乡村产业规划、33个村庄规划,引进“中科院—西南大学”川渝合作项目,2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长期扎根一线。二是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常态化开展能人大走访,出台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4条措施,吸引100余名在外能人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高槐村通过新农人及原住民回流,催生14个精品新业态46家,吸引撬动社会资本4900余万元。三是培育本土人才兴乡。出台《旌阳区全域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方案》,统筹抓好农业生产经营、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5大类17种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培育农村实用人才3600余名,着力壮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旌阳创新推行“三引三育三激励”汇聚新农人模式,已集聚德阳潮扇非遗传承人、首席技能大师杨占勇,蓝夹缬非遗传承人胡榕等艺术名家,并带动100余人投身文化创作,赋能乡村。
突出金融赋能。一是精心配备金融力量。制定《深化“红色信贷”启动“乡村振兴贷”工作方案》,构建“银行搭台、农担兜底、镇村出力、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从农商行、邮储行、农担公司等择优选派25名金融副书记、8名金融助理,负责摸清群众需求、指导乡村金融、宣传金融政策、协助贷款审核等。二是定向开发金融产品。精准制定助村贷、家庭农场直通贷等16款“覆盖广、免抵押、额度高、放款快、成本低”的“乡村振兴贷”系列金融产品,贷款额度平均可达500万元,最高可达1000万元。通过搭建政府、银行、农担“三方合作”的闭环分险模式,真正把底兜住,解决后顾之忧。落实“红色保险”制度,根据农村“两新”组织“评星定级”等级给予10%—30%不同梯度的保费费率下调优惠。三是不断优化金融服务。聚焦“宣传到位、服务到位、风控到位”的目标,通过召开坝坝会、入户走访等宣传方式,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对“乡村振兴贷”有了全面了解,农商行已与全区1236家种养大户、专合社、家庭农场进行了签约授信。借助金融干部力量,在全区69个村全覆盖建立“乡村振兴贷”金融服务中心,已累计向10423家农业经营主体放款10.44亿元。
“赏稽山鉴水,游千年古城”,2021首届绍兴市越城区文化旅游嘉年华于7月30日晚正式启动。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陈祖勇“赏稽山鉴水,游千年古城”,是7月30日举行的2021首届绍兴市越城区文化旅游嘉年华启动仪式上公布的越城文旅形象口号。“稽山鉴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丽水6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19日,2021年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在浙江省丽水市举行,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推进革命老区“红绿融合”发展。在革命战争岁月里,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跌宕起伏、曲折艰难的革命斗争,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谨 通讯员 王腾 徐宗均2017年年初,咸安区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基层党建“整县推进、整乡提升”试点区,两年来,该区统筹谋划“一区一带一园一城”党建引领示范工程——写好基层党建新答卷非公企业党建——党员示范创收益8日,记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看到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又这么好,我就回来办了这个企业,让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9月8日上午,在位于石龙区龙河街道刘庄村的河南百邦物流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全封闭式仓储物流站台内,
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穴子仓村窑洞民宿。孙猛 摄 春日里,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宛如一条飘带,串联起万千美景,也唤起更多美好希望。 滚滚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去年以来,三门峡市提出,以紧临黄河干流沿岸90个行政村为主,连线成片,建设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今年以来,信阳市平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
这个十一,很多老乡都得想着出门逛,在乡村的在忙着收稻。十一假期第三天固始乡村秋收已经基本上结束了,这种乡村生活,年轻一辈是无法理解也没法体验了。秋收后的方集镇驻马村和沙河村再往南就是二道河了今天拍的大景,应该可以看到你家今天气温最高达3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巍巍下骆山,滚滚汲河水。他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往返于叶集区姚李镇南部漫山红村的乡间小道。上门看病、义务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不是在坐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30多年来,村容村貌在变化,医疗条件在改变,但他坚守的医者仁心从未改变,他就是漫山红
在上海市中心开连锁火锅店的老刘算了算这几个月的成本:租金每月十五万,员工工资、员工房租七八万,物业费一月两万多……因为疫情,上半年的“非常态”经营,让他把前两年的收益赔了个精光。近日,火锅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原计划的扩店经营“免谈了”。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