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16:57:21 | 浏览:529
德阳成果转化平台秀
德阳川大产业技术研究院
(原名“四川大学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
以下简称产研院)
成立于2012年10月
是校市双方先行先试共建成立的
省内第一家校市协同创新机构
是四川大学与德阳市人民政府
为校企科技合作共同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
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产研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产研院成立以来,统筹抓好“集聚校企科技创新资源、转化高质量科技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推动校企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等重点工作,作为省内首家校市协同创新机构,产研院已形成了一个创新型协同服务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服务体系。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川大与德阳地理位置近、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契合度高等特点,采用校、市、企、产业联盟等多主体协同的工作模式即组织校地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校企一对一对接交流、开展科技讲座等,着力推进川大科技成果在德阳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川大优势科技资源助力德阳科技创新发展。
产研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成效?
截至目前,产研院共组织川大21个院所中心1700余人次为德阳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成功引进包括石碧院士、王琪院士、王玉忠院士等在内的近300位川大专家教授与我市企业联合实施合作项目。
组织各类成果发布、项目对接、交流洽谈等活动700余次,其中举办大型校地科技成果对接会、科技创新发展交流会等22场,参会专家累计240余人次,参会企业近400家。
促成科技合作项目250余项,协议金额近9千万元。
引导和支持推动校企联合建立科研平台共计9个。
校市合作项目成功申报省级科技项目36项,获批经费6878万元。
扶持有“四川大学德阳校市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项目86项,目前已全部结题,已累计实现产值约21亿元,新增利税超3亿元,获批专利155项(其中发明专利108项)。
2016年四川大学与德阳市政府主导的“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在全省推广,目前已应用于泸州、遂宁、宜宾、攀枝花等市。
2020年,被四川省科技厅评定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成效范例 ▶▶▶
1、大型校企对接会
2019年举办的现代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交流会
2020年举办的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校企对接会
2、成果转化项目
① 环保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基电工绝缘材料
促成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琪(院士)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国家863项目”(2007AA03Z540)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E03B05)聚合物无卤阻燃科研成果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分子复合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阻燃剂(MCA)”在四川迪弗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转化,产研院对企业“环氧树脂及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无卤阻燃技术”予以支持。
王琪院士专利金奖证书
产品作为核心绝缘结构件和绝缘零部件已广泛应用于国内新能源、输变电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如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领域、锦屏-苏南800kV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南澳工程、和谐号及复兴号(大部分绝缘构建由迪弗提供)等。此外,产品也已批量出口德国、比利时,美国等欧美国际市场。
产品应用实例
② 无盐不浸酸无铬鞣剂TWT
促成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石碧院士“无盐不浸酸无铬鞣剂TWT”在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转化实施。改项目成果的成功运用,在我国制革行业属首创,为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和用低成本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制革过程中的铬污染,促进产业生存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制定并实施了企业标准1项,标准名称:制革用化学品 醛类鞣剂系列产品,标准号:Q/56567125-8.11-2016。
产品应用实例
3、联合技术攻关项目
① 30万吨/年高镁磷矿脱镁联产氢氧化镁产业化示范装置
促成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与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攻关合作,共同开发出了磷矿化学法脱镁新技术,既解决了磷矿含镁高的技术难题,又能回收镁,对行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项目将有效改善我国磷化工行业的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从长远来说将有效保证我国磷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粮食生产等基本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战略性巩固作用。
宏达股份技术人员在川大与钟本和杰出教授团队
项目技术来源-川大核心专利技术
② 基于逆向工程的热喷涂机器人系统开发
促成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合作,共同开发的基于逆向工程的热喷涂机器人系统,能够简化操作流程,精准定位喷枪和工件位置、喷涂角度等关键参数,有效提高效率。该技术国内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
4、共建平台
① 引进四川大学石碧院士专家团队,促进四川德赛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协助企业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1年校企共引共培第一个博士后已进站,这也是德阳市第一个校企共引共培博士后。
石碧院士在德赛尔交流
② 促成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与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立锂电材料综合实验室。
产研院日常“工作画风”
促成新升塑胶与刘渊教授合作
邀请王贵欣老师赴金路树脂对接交流
鑫利达公司和许欣教授在四川大学交流
鑫达机械和刘宜成教授在四川大学交流
在以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产研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产研院的“桥梁、纽带、平台”作用,紧密围绕德阳产业发展需求,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8月27日,“国际青年中国行·云南”的青年代表们来到大理市,走进古生村科技小院、喜洲古镇喜林苑,实地了解在科技支撑下大理的洱海保护、乡村振兴、古镇保护。科技小院里的绿色发展故事8月27日上午,青年代表们来到古生村科技小院。在这里,可以看到作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外地游客对湛江的历史街区很感兴趣,纷纷留影(资料图片)。记者李嘉斌摄《隐秘的角落》作为今年最火爆的网剧之一,迅速把湛江特别是赤坎变成网友“打卡”热门地点。今年暑假以来特别是国庆黄金周期间,赤坎老街游客大增。
大山深处传来书声朗朗,一个个少年的梦想在这里起航。教育是托起山乡振兴的希望,如何让每一个孩子享有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施甸,一场教育均衡发展的硬战正在打响。施甸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28日,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筑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建筑业产值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年产值达到160亿元左右;建立建筑业龙头企业名录库,选择实力较强的20家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以党建引领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商桥镇把支部建在生产一线,引进“省级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并在产业链上优选28名党员,组建了中共商桥镇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总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桥镇粮食产业化联合
中站区走好“五步棋”加速高品质城市建设今年年初以来,中站区以建设高品质城市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抓基础、抓绿化、抓项目、抓征迁、抓创建,走好“五步棋”,着力打造产业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抓基础强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姚广强 解放融媒 马 强8个科技产业综合体舞起创新龙头、高塔光影秀试调期间便引爆网络、智慧教育走在全省前列、智慧应用推广到全国30多个城市……盛夏时节,科技创新的热潮正在焦作市解放区涌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省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南乐县紧紧围绕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坚持项目为王,开足马力抓建设,提质扩能稳投资,招商引资增后劲,做大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利辛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精准高效,疫情防控有力有序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区域内核
今年以来,双桥区委、区政府以承办市第三届旅发大会为契机,秉承“文旅融合、绿色发展”旅游新理念,以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深度聚焦文化旅游和高端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夯实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